旭
我的斜槓人生 - 商業分析師+YouTuber
RUBY YANG
2021-04-22
出國留學似乎在亞洲已經形成了一個常見的趨勢,不管是出來讀大學還是讀研究所,越來越多亞洲人出國留學讀商業分析專業,同時也希望在國外吸取經驗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定居。
來自中國湖南的旭到澳洲差不多已有五年之久,從2016年出國留學兩年,在當地的資訊公司工作兩年,到現在辭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期間從旭做過做商業分析的工作,到後來辭掉薪資不薄的鐵飯碗轉行做 YouTuber,她走上不同常人的路,開啟了斜槓人生。
這麼好的鐵飯碗,說放就放?
或許有些人會說旭瘋了,有些人會說她可惜了;但跟旭聊天完,我心中第一個浮現的是「勇敢」二字。她說「其實後來並沒有很喜歡這份工作 (商業分析師)」,作為一個商業分析師,每天都要過著一樣的 routine :那是一家 consulting firm,每個人都是規律的朝九晚五坐在辦公室。在幾乎都是白人男性的工作環境下,每天跟同樣的人們開會工作,不管是公司內部文化還是生活都顯得非常的單調。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重複了兩年,旭鼓起勇氣結束了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
旭:「我想要新鮮的挑戰!我想要認識新的有趣的人!」
無墨:「說實話這兩個身分關係完全八竿子打不到邊耶,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這樣不同的生活?」
旭:「這一小部分功勞也要感謝疫情吧。跟公司調整從 full-time 身分變成4天上班的 part-time 身分,我多了很多的自由時間。做了一個多月後,我開始 question 自己為什麼還要把時間放在自己不關心、不喜歡的生活上呢?於是我就辭掉了工作,擺脫了我那千遍一律又無聊的生活。 現在回想起來,我不後悔辭職,但是我也確實反省過自己應該要有一個更加仔細的規劃出來後再離開公司。」
無墨:「就這樣辭掉一個不錯的工作,你當時有猶豫嗎?還是真的就是一個爽快的態度:老娘不幹了!」
旭:「當然有猶豫,一方面是你會瞬間少了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家人其實也很難接受這件轉變。 一直到現在也是一點一點的吐露向他們傳達我在做什麼,喜歡什麼。」
原來,旭的父母跟大多數家庭一樣也都希望女兒找一份安穩賺錢的工作,插手說你應該做律師,做醫生,日後有個穩定的生活。她明白爸媽一定都是希望自己過上好日子,也理解那一輩人跟我們現在生活觀念上的不同,所以在跟爸媽溝通的過程中總是報喜不報憂,不讓他們擔心。
即使有這麼多的阻力,旭還說當時25歲的她堅信自己還年輕有時間。既然有這樣的優勢,那為何不做能讓自己不後悔的事情呢?不管結果如何,至少嘗試過了。於是,辭職後的旭,重拾攝影興趣,不僅每週更新自己 YouTube 頻道的視頻,偶爾還會去 film set 幫助別人一起拍攝影片或電影。 她在社交平台上積極的尋找著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們,加入藝術類的社團和網站,參與著不同的 projects 。從剛開始網路上的交談直到與這些創作者見面,她一步步把人生過成了她喜歡的模樣。
開啟 YouTube 頻道的兩個理念
旭:「開始做自己的 YouTube 頻道主要是有兩個理念啦。澳洲是個移民國家,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所以我試圖做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系列影片。」
旭想告訴大家雖然我們有著不同膚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做著不同工作,但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故事和自己精彩的那一瞬間。
旭:「第二個理念也是想要自我提升,Stepping out of the comfort zone。」
其實在採訪聊天前,我看了一些旭的 YouTube 視頻。在視頻裡,她嘗試了很多不同主題的街訪,跟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分享。所以一直到採訪前我都我猜想她是一個很有自信,比較外向的女孩。但沒想到旭說:「其實以前的我不是一個很 outgoing 的人。但是出國後看到更大的世界便覺得人生可以有很多可能性。於是想要跳脫出自己的舒適圈,有一個夢想跟信念在前方時,就想勇敢去追。」
或許追逐夢想的路上,除了天賦,更多的是願意堅持付出的勇氣和努力。要知道,以前的旭可是沒有這麼大膽的。以前的她也會很在意他人的眼光,總是跟隨著主流走,害怕自己跟大家不同;因為生於亞洲家庭,"孝"的觀念無形綁架著她,總是害怕讓爸媽失望。可是當她決定不受其他人聲音影響並出國時,她已經展開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找尋自己的可能性。旭說不管未來的路如何,就算是要回去做 business analytics 的工作也不會放棄創作!因為在創作的路上,她已經收穫了好多好多。
最後,我們來用她超酷的自我介紹結束這次訪談吧!Hi, everyone. This is Xu. I am a business analyst who can film, and a YouTuber who can calculate business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