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 Chen

你好,我是開朗型內向者

RUBY YANG

2020-12-08

你身邊是否也有類似像這樣的朋友呢?他們給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數為 「看起來好兇」,「安靜話少」,「冷冰冰不易接近」。但是當你深入了解這些人跟他們變熟了之後,就會稱他們「超ㄎㄧㄤ」,「話超多」,「瘋子」等等的標籤。以上的種種敘述完全准確的描寫了本次的主人公 Vicky Chen。

有些人天生就容易跟別人打成一片,而有些人也像 Vicky 一樣外冷內熱,擁有慢熟型人格。這樣的群體說內向也不完全是內向,他們只是比別人多需要一點時間去交新的朋友。 Vicky 說:「我剛開始不怎麼會主動展開話題,再加上以前高中的時候覺得板著臉不笑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導致我習慣不怎麼表現我的情緒起伏。」這樣的她常被人誤以為是個不愛說話,高冷,甚至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女孩。 但一切都恰恰相反,在高冷的外表之下, Vicky 其實很活潑,敏感,也很愛聊天,只是比別人多花點時間打開心扉而已。

從國中一路到高中都讀同一所學校的 Vicky 。在台灣時一直都處在同個朋友圈,無須擔心適應新環境的煩惱。因此初來到美國大學時,重新認識人,適應新的朋友圈變得是一個巨大挑戰。因為慢熟,所以更敏感。「他跟我講話都沒有用emoji,他是不是討厭我?」,「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惹她不開心了?」 儘管她知道很多可能只是自己的胡思亂想,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在大腦裡揮之不去總是困擾著 Vicky 。為了戰勝自己的不安, Vicky 決定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主動練習經營人際關係。

從「她看起來好兇」到「她很健談很好相處」的第一印象, Vicky 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改變自己。「我會觀察旁人怎麼跟別人相處」,她分享道,「從開場講的主題,到聊天製造的氣氛。我都很努力的觀察不同的人的舉止談吐,然後去模仿,練習,直到最後發展出來自己一套的相處之道。」 

她開始不斷的練習微笑,鼓起勇氣讓自己開口。就算會害怕,也主動參加了學生社團,在活動上跟著社友去和新朋友聊天。「與認識的人一起參加社團/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Vicky 分享了一個自身的經驗之談「有一個認識的人在身邊就不怕會落單,而且兩兩一組可以更容易融入其他新的群體。」就這樣堅持不懈的練習,她經歷過尷尬失敗的收場,也收穫過美麗可貴的友情。不知不覺地, Vicky 開始不抗拒主動認識新人,在初次見面時也不會害怕表達自己的想法,微笑的感染力馬上拉近自己與新朋友的距離。

一天 Vicky 的友人帶著新朋友去 Vicky 家玩,在進家門前友人對新朋友說了一句:「第一次見面, Vicky 因為比較害羞,看起來表情可能冷冷的,但她絕對沒有任何惡意喔。」 友人點了點頭做好了萬全心理準備。 沒想到,在 Vicky 熱情的與大家聊天與招呼大家後,友人開心地說道「不會啊,我覺得 Vicky 很好相處啊!非常的大方,哪有你說的第一次見面冷冷的不好接觸。」聽完這句話的 Vicky 瞬間意識到自己的巨大改變,彷彿看到了全新的自己。

最後 Vicky 也分享道:「出國在外,隻身一人多少都會體會到孤單。所以多去交朋友吧!說不定就可以找到和你聊的很來的人一起熬過留學漂泊的時間呢!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當然不容易,所以要把握機會,珍惜身邊遇到的朋友們。」

留學帶給 Vicky 最大的改變可能就是自身的成長吧。如果 Vicky 待在台灣,或許就會安於現狀待在同個朋友圈,不需要練習認識新人。如果她沒有出國,或許就不會被人生地不熟的體驗激出跨出舒適圈的決心。出國後學會認識自己,提升自己,更加孝順,懂得感恩絕對都是別人無法體會的成長。只要你想改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比較慢熟,就算你比較內向,只要你想改進自己,願意敞開心房接納別人,你也做得到。如果你希望找到人與你共享這些無與倫比的留學漂泊回憶,就不要害怕,大膽地出去交朋友吧!


Vicky Che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Graphic Design Major · Class of 2021

想認識 Vicky 嗎?私訊 Outtaink 去認識她吧!

加入我們的 Newsletter List 一起發現更多最新故事吧!

Let us hear your stories, keep your memories on Outtaink

你也想讓自己的故事影響更多留學生嗎?來找我們聊聊吧!你有故事,我有筆。你的坎坷、你的蛻變、你的經歷、你的成長,請讓我陪你一同記錄。

Copyright © 2020-2021 Outtain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