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uka Toyota
「我是誰」之未解之謎
CATHERINE LIN
2021-01-31
「我是誰?我來自於哪裡?」這個看似簡單卻深奧的問題困惑了 Haruka 的整個求學生涯,甚至讓她不確定自己該以怎麼樣的方式去跟別人相處。如果你也好奇她迷失自我的原因,那就要歸咎於 Haruka 非常有意思的文化背景與生長環境了。 Haruka Toyota 是一位從小在上海長大的日本與台灣混血兒,目前在瑞士的 Ecole Hoteliere de Lausanne(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學酒店管理。
在上海生活的18年裡,開朗的 Haruka 很喜歡認識不同的人,對於文化與語言也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然而在與朋友交流的同時,她很快的發現自己陷入了自我認同的危機也就是所謂的 Identity Crisis。她說道:「當大家看到我的名字或聽到我會講日語時會很理所當然的認為我是一位日本人,但當我跟日本圈子的好友玩的時候,他們會認為我是日文講的很好的台灣朋友。然而,每當寒暑假回台灣度假時,我的親戚會覺得我的中文講的不像台灣孩子,對台灣也是一無所知。」 經過多次文化身份上的否定,Haruka 開始思考身份對她的意義是什麼, 到底是什麼塑造了真正的自己。為了避免多餘的解釋與獲取他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在深思熟慮後,Haruka 不僅下定決心想把日文學好還想更了解日本人的生活,她通過看日劇去學習日本的文化,改變自己原本的用詞,並模仿他們的做事習慣。日復一日,Haruka 的日文突飛猛進,也慢慢地融入日本的朋友圈,大家開始主動與她探討關於日本的生活與問題,然而在 Haruka 的內心深處,她依然對自己的角色與身份感到迷茫,"我是誰" 這個最開始的疑問始終還在她腦海里不斷地盤旋。
帶著這個仍然沒有答案的問題, Haruka 在困惑與不捨中獨自一人飛往瑞士,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涯。一直不放棄尋找答案的她,在感受過瑞士的人文氣息後,心中的謎底似乎也開始有了線索。她說道:「瑞士是由法語,德語,羅曼什語跟意大利語四個語言組成的國家,大家都有與眾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豐富多彩的語言歷史。我常常思考『為什麼一個國家能有那麼多不同的語言,他們不會吵架嗎?』」她甚至也想象過如果有一個由日語,國語,韓語組成的國家,那生活不就變得一團糟嗎,這樣的系統到底是怎麼運行的呢?带着好奇的心她,Haruka 在一次聚會中認識了一位跟她文化背景幾乎一模一樣的朋友,他也是從小在北京長大的台日混血兒。那位朋友讓 Haruka 了解到 「Third Culture Kid」 這個專有名詞,也就是當一個人生活在與自己父母國籍都不同的第三個國家。Haruka 激動地說道:「我當下聽到這個詞的時候特別興奮,她頓時為我解開了所有的困惑,很清楚的給我下了一個完美的定義,也終於解開心底已久的謎底。」
除了找到屬於自己的身份定義以外,Haruka 也很欣賞瑞士的獨特作風與他們對 identity 的看法。她舉了個很有趣的例子:「當提到法國時,大家會覺得他們是浪漫的;當提到意大利時,大家會認為他們是慵懶愛享受生活的,當提到德國時,大家會不覺的想到‘嚴謹’一詞,那提到瑞士的時候,你想到什麼呢?」 我當時小錯愕了一下,因為腦海里確實沒有一個可以馬上浮現的形容詞。Haruka 說道:「我有問過身邊的瑞士朋友,當瑞士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感覺,他們說其實瑞士是由多種混合的 identity 組成的國家,所以不需要有個明確的身份或者作風才可以繼續生活,有語言障礙或者不同文化觀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說出來,大家都可以理解的。」
Haruka 也領悟到了學習不同文化與交流的重要性,其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在做小組報告的時候。曾經在上海讀書時為了不產生矛盾,常常順從組員想法,在瑞士做報告時,她開始鼓起勇氣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在與組員的不斷互相磨合中,最終得到了一個大家都真心喜歡的想法。她感歎道:「我們學校每年招的3000位學生中,會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人,其中也包括了許多混血兒與 Third Culture Kid。其實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不知道『我是誰』,或者該用什麼樣的語言與思考方式去交流,不過只要有個開朗的心態與勇敢做出第一步的溝通,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那麼所有的擔憂與膽怯都會慢慢的消失。」
如今,更加活潑與擅長交流的 Haruka 也鼓勵大家一定要在留學時多跟不同的人接觸,多交朋友!她說道:「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留學時過得跟國內一樣的生活太容易了。我有時也會不小心躲在房間裡看太多的日劇,聽太多的日文歌曲,但馬上就會提醒自己只有去認識新的人,才會開闊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習俗,並在拓展思維的同時,勇敢地表達自己!」